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健康 > 预防保健 > 慢性病知识
编号:13148128
慢性病老人的过冬秘笈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11月1日 《健身科学》 2013年第11期
     天气越来越寒冷,年轻人出门前,老人总喜欢叮嘱一句多穿衣。而事实上,与年轻人相比,老年人对气温的变化更为敏感。10月刚过,68岁的王大爷就有点坐不住了,因为上呼吸道感染,他不停地发烧咳嗽,每年冬天,这个老毛病都要犯。他向周围的老伙计们一打听,敢情不少人都有这个毛病。冬季在天气多变、风干物燥、气温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下,慢性病很容易复发或者加重,所以为了平安过冬,患了慢性病的老年人就要早做准备。

    心肌疾病:急性心肌梗塞在冬季的发病率要比夏季高出两倍多。除了高血压、高脂血、劳累、长期吸烟喝酒这些诱发冠心病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之外,因为冬季气候寒冷,冷刺激导致血压升高,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冬季寒冷萧条,容易产生情绪低落,精神忧郁,这些同样也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。尤其是冬季的上午,更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“魔鬼时段”。所以对于这类患者,冬季更应注意气温变化,随时增减衣服,尤其不要让脚受凉。饮食方面要多食新鲜蔬菜、水果及豆制品,特别是香菇、木耳、洋葱、大蒜有降胆固醇,抗凝血作用,对防止冠心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的作用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适当参加增加乐趣为主、强度不太高的体育运动,以散步、打太极拳为好。另外,保持心境平和,对任何事情能泰然处之,这是老年人应有的心境。如果出现急性胸痛,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,越及时越好。体重过重、高脂血症、高血黏度、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更要注意,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早就医。

    心力衰竭: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,心力衰竭患者更有可能在冬天入院,甚至发生死亡,每年的1月和2月,这种病的入院率和死亡率最高。那些长期患有心脏病、冠心病、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,由于血液循环障碍,在冬季极易引发肺部感染,从而加重心脏负担,出现呼吸困难、气喘等心力衰竭的症状。所以要想预防心力衰竭在冬季发作,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,从而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,活动时也要避免过分劳累。已经出现心衰的病人,更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,尤其不要喝汤,喝汤就如同在喝盐水,临床上很多患者因喝汤而发病,因此要格外注意。

    气管炎:每逢冬季,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就会增多,主要以气管炎、哮喘等老年慢性病的患者为主。呼吸系统疾病与冷空气活动关系极为密切,高发期总是出现在有天气变化的3-5天后。所以慢性气管炎患者防止冬季复发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注意保暖,每逢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冷空气的刺激。饮食上可以多饮一些润肺止咳的冰糖梨水,百合粥等,少吃生热生痰的橘子。此外,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户外锻炼,如慢跑、做操等,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。

    脑出血:虽然脑出血可能袭击任何人,发生于任何地方、任何时候,但脑出血事件更可能发生在寒冷的冬季,尤其是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更应警惕脑出血的发生。所以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在冬季绝不能间断服用降压药,或者减少降压药的剂量;作息要有规律,避免精神紧张、暴躁愤怒;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要戴上帽子,保证头部的温暖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刘可言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健康 > 预防保健 > 慢性病知识